不苦的鱼

一团废纸

2017.5.30 我眼中的贞德,一点儿毫无头绪的随笔

值此圣女贞德遇难586周年之日,我也想谈一谈我心中的她。
我是在将近十年前知道这样一位历史人物的,当时把这当作一个相当冷的知识,自己却一头钻进去颇有兴致地研究起来。后来不知为何,就对这样一个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喜爱与崇敬之情。甚至我小时候都不好意思说出这样的话,不知是因为人物太冷门还是因为自己爱得太深。我现在说出,也是努力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剖析当年的自己。现在我才知道有一种人叫历史粉,就是那种:“妈,我又恋爱了。”“死了多久的?”“这次才两百年。”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,那我的初恋已经去世近六百年了。
贞德的事迹,我相信现在大家应该有所耳闻。就拿我自己的课本来说,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第二课就有一笔带过。她,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家女,也从未接受过军事训练,由于“听到上帝的召唤”,在十七岁那年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战场,立下许多显赫战功。但仅隔一年就被俘虏,又过了一年,年仅十九岁的她被烧死在火刑柱上。
她的一生很短暂,短暂到三言两语便可结束。她不是文学家,不是艺术家,亦不是思想家,没有作品传世供人欣赏和解读。她或许可算军事家,但她的从军生涯同样短暂,且神话色彩太过浓重。她是一位天主教的圣人。她的一生似乎被符号化,好像只是在关键时刻鼓舞士气的法兰西女英雄和供人膜拜的圣徒。
但我觉得她的一生远不止这三言两语。貌似干枯的骨架上也充盈着鲜活的细节。实际上,她的生命中为人所知的寥寥几年里甚至落下了重重疑点。
她为什么要上战场?据她本人所言,是受到了上帝与天使,还有古代两位圣女的感召。这些感召在她日后的生命里频频出现,带领着她找到胜利的方向,亦指引着她走向死亡的深渊。后世学者对这一点颇有争议,有的人甚至认为这一而再再而三的“感召”是一种精神病的表现。对此,我保留意见。不是说我不愿看到贞德被定义为精神病,即使她确实是我也接受这样的她。
我不信教,也没有接触过特别虔诚信教的人,我可能不太理解所谓的“感召”究竟是什么。但我也知道,即使是精神健全的现代人,也曾在天空中云朵的排列里看见过耶稣的面容;那么,放在宗教控制了一切思想的中世纪,听到感召又有何不可?我更愿意相信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冲散了一些证明的过程,只剩下了得出的结论。
更何况,贞德尽管目不识丁,却思维缜密。她面对审讯时曾经有过一个惊人的回复,传为佳话。负责审问她的红衣主教问她是否有受到上帝的恩泽。这是一个相当狡猾的陷阱。因为在那个时代,任何人都没有资格确信地说自己受到了上帝的恩泽,否则便是异端;但是如果她回答没有,就相当于承认自己有罪。对此,贞德的回答是:“如果我没有得到,那么希望上帝赐予我;如果我已经得到,仍旧希望上帝赐予我。”这个回答令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,并不得不中止了当天的审讯。
尽管贞德巧妙地避开了这一陷阱,她最终还是被定罪。毕竟,“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”。有史料表明,她曾经被骗认罪过一次,由此将死刑改成终身监禁。但她在知道真相以后,却主动提出了改回死刑的申请。她不愿以戴罪之身在狱中悲哀地了此一生。这不禁令人想起谭嗣同拒绝逃亡时留下的话语:“各国变法,无不从流血而成。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,此国之所以不昌。有之,请自嗣同始!”这是一种怎样的决绝,要具备多大的勇气才能主动放弃生的权利,奔赴向一个壮烈的死亡?就像苏格拉底,即使具备越狱的条件也不愿,只为维护自己的清白,哪怕代价是迈向死亡。
砍头不过碗大的疤,毒药也未必持续痛苦。如果说选择死亡是一种勇气,那么又要多少倍的勇气才能忍受住烈焰焚身?她所选择的已经不仅仅是死亡了,而是痛苦又漫长的殉难。我小时候曾经无数次幻想,假若1431年的5月30日,鲁昂下了一场大雨呢?如果火焰还没来得及吞噬她就被雨水浇灭,愚昧的人们是否会以为这是神迹,从而不敢伤害这样一个被神厚爱的人?然而,历史没有如果。也许正是这一场火焰,才将她从凡人提拔到了圣人的地位。她完成了她的殉难。
这是她想要的结局吗?我们不知道。贞德只是一个19岁的年轻女孩,她也会有脆弱的一面。她的意识消逝前的那一刻,她很有可能惦记着自己的家人,她甚至有可能后悔踏上这一条道路。这似乎是现在比较主流的观点。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,回到最根本呢?在中世纪那个黑暗的年代,宗教控制着一切,神权至高无上。纵然有人利用宗教的特权满足自己在世俗中的利益,负责审讯贞德以及给她定罪的人就是;然而也有人出于一份虔诚,真正地爱着神,正如他们眼中的神爱世人。我们完全可以相信,贞德始终坚定,毫不动摇。我们作为旁观者怀疑上帝,但她作为当局者是确确实实地相信的。她听到了感召,不止一次,并且她相信自己的确听到了真正的感召。也是她所相信的一切给予了她拿起剑的勇气,甚至主动选择死亡的勇气。她直到死,都一直握着一个十字架。
除此以外,贞德本身也是一个善良的女孩。她反对对于战俘的屠杀。她甚至为一个濒死的英国士兵进行告解,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不经告解的人死后是不能进入天堂的。有说法认为贞德是一个不存在的人物,是当时的法国为了鼓舞士气而人为地造出来的一个形象。但是在诸多鲜活的细节面前,我实在没有办法否认这样一个生命曾经存在过的真实性。
贞德的生命犹如昙花一现,短暂而绚丽。不,比起昙花那淡然而从容的美,我以为烟花更加合适。在漫长的黑夜中燃烧,释放,为万民所仰望,又消逝在长夜里。不,更甚之。她是星星,她被永远留在了夜空里,是永恒的精神标杆。她不仅激励着法国民众、天主教信徒,她亦是女孩儿们勇气的来源。她的生命纵然短暂,但她所留下的许多仍旧可以穿越六百年与我相会。





(赶在5月30日结束之前,聊一聊我最爱的历史人物。)

评论(1)

热度(45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